人保资本十年一剑 扎实服务实体经济
为深入学习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内涵,梳理回顾公司十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坚守金融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与责任、砥砺前行,7月15日,公司在《中国保险报》刊发《人保资本十年磨一剑 聚焦另类投资 扎实服务实体经济》。现将稿件全文转载如下:
人保资本十年磨一剑
聚焦另类投资 扎实服务实体经济
从武汉、贵阳地铁,到广东、内蒙古高速,再到南京、衡阳的棚改……一个个民生工程的背后,是国家政策和政府企业的推动;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身影——保险资金。近年来,保险资金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另类投资,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长期稳定资金。
作为保险行业内首个以另类投资为主营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今年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资本”)迎来了发展的第10个年头。
聚焦另类投资主业,10年来,人保资本为地方政府、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普惠金融、私募股权基金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累计超千亿资金,项目遍布广东、贵州、浙江、江苏等30个省市,支持了空客A320总装线、天津滨海新区、京津高速、陕西有色循环经济、苏州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发展。
从四十几个亿到1500亿
2013年,广东省为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而在珠三角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之际,土地占全省70%、人口占全省50%的粤东西北12市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广东省实现均衡发展的短板。
这一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将加快粤东西北发展,上升为全省战略。
要建设粤东西北,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钱从哪里来?又要如何用呢?“当时省里曾想每个市给4亿的财政拨款,一共40几个亿。”广东发改委原主任李春洪回忆道,“但这4个亿实际上对于开发一个新区起不了多大作用。”
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更能放大国有资金使用效应。2014年,人保资本与广东省政府合作设立的121亿元粤东西北振兴基金,开创了保险业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城市发展基金的先例。该基金不仅为粤东西北新区起步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更吸引带动超过1500亿元的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新区建设,有效发挥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产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城市建设的承载作用,有力支持了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
2013—2016年,粤东西北地区12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8.8%的增长,比全省高0.9个百分点,人均GDP达35516元,年均增速达8.2%,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6%,是全省平均增速的2.7倍;2016年粤东西北规模以上增加值合计达6100.64亿元,为2012年的1.5倍。
“粤东西北振兴基金对粤东西北新区的开发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李春洪说,基金投入到各个地市,对各地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重要支撑。
千亿资金服务民生工程
从40几个亿到1500亿,扶持地方重点建设项目,粤东西北振兴基金并不是个案。
陕西省铜川市以煤而兴,因矿建市,煤炭、水泥为主的资源性经济带动了城市的初期发展。近年来,原有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与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环境相适应,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其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铜川市政府提出组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以铝产业为主导、壮大电解铝产业规模,优先发展航汽铝等深加工产业,打造煤电铝联产联营循环经济产业链。
2013年,陕煤化集团和陕西有色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制造、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发力打造煤电铝一体化发展的循环经济项目。这也是陕西省“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该项目计划投资150个亿,除股东资金外,还有较大的资金缺口需要融资。”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拓刘毅表示,人保资本发起的人保资本—陕西有色集团循环经济项目债权投资计划为项目提供了30亿元资金,为项目的顺利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其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显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园区产业关联度由35%提高到88%,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以铝冶炼和铝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17年,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该循环经济项目已经全面投产,效用已经显现。据刘毅表示,项目大幅降低陕西省工业生产成本,每度工业用电成本可以节省0.3元左右,为陕西省工业结构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该项目成为陕西省飞机和汽车制造业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原材料配套基地,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助力陕西省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延伸铝产业的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陕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成为保险资金支持西部省份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代表。
统计显示,自2009年成立以来,人保资本已累计管理资产2264亿元,累计发行另类产品规模1409亿元,为地区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严控全流程风险管理
近年来,金融风险集聚,严监管、防风险成为金融行业常态。为此,人保资本打造精细化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专项服务另类投资的风控系统,并构建投前指导、投中决策、投后管理的全流程,全面把控投资风险。
在投前,人保资本首创行业最完整的地市级政府债务数据库,科学制定年度投资指引,从地区、行业、产品3个维度明确业务开发标准,引导投资团队准确定位业务拓展方向,在项目开发源头把控风险。
在投中,人保资本推进机制完善和系统建设,加强投中风险管理,包括动态调整合同法律文本、各类报告;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引入外脑力量, 加强产业类项目风险识别力;建设行业领先的另类投资业务管理系统;建立项目复评估机制,严格把控项目的过程风险。
在投后,人保资本对存量客户实行分类管理,对受行业影响经营业绩波动较大的客户,加大日常监控和现场调研频率;定期开展存量投资业务风险排查,切实把控产品存续期潜在风险,构建风险管理完整闭环。
据悉,在市场风险集聚、违约事件增加的情况下,人保资本目前无一例违约事件发生。
(《中国保险报》2019年7月15日第4版)